又到了公司制定年度规划时期,每到这个时间节点,绩效管理就会显得特别重要,经营者们往往希望通过绩效管理解决上一年存在的管理问题,但是通常情况是下一年这个时候面对同样的问题,也就是说要接受绩效管理运行效果不理想的现实。这个问题既有主观因素,也有客观因素,我在《绩效管理的“葡萄串原理”》提到了传统企业的绩效管理最大问题在于缺乏公司层面的绩效,导致绩效管理变成了绩效考核,这属于主观因素,因为没有正确运行绩效管理系统。本文则主要探讨传统企业绩效管理客观因素,属于传统企业形态特点带来的必然问题,只要采取这种组织形态,就会存在这些问题,这就是所谓的“硬伤”。
目前企业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彼得·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以及爱德华兹·戴明的戴明环(PDCA),同时又借鉴其他管理流派的一些理念,经过管理咨询公司完善之后,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。绩效管理一经中国企业“拿来”立刻成为管理“利器”,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,这个管理工具是否真的好用呢?从索尼兵败绩效谈起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“绩效主义毁了索尼”之说,绩效管理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?把一个曾经的世界500强干掉了。
果真如此的话,为何企业还要前仆后继的建立绩效管理体系,岂非自寻死路?显然需要辩证来看这个现象,在索尼当年的辉煌之中绩效管理必然立下汗马功劳,促使索尼走向了巅峰,否则不会被奉为一种“主义”,然而一旦成为“主义”,企业管理就会以绩效为导向,认为绩效管理能够解决一切问题,但结果却事与愿违,显赫一时的索尼帝国最终兵败绩效管理。作为一种系统的方法论,绩效管理理论一直并没有明显变化,且西方很多优秀企业至今依然贯彻执行绩效管理思想,如果理论本身并没有问题的话,那么问题就出现在索尼身上。
也就是说当索尼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,绩效管理从开始的推动作用,逐渐演变为一种阻碍作用。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变化?仔细观察不难发现,影响因素来自两方面:一是企业规模不断增大,二是市场需求变化加剧,这两方面是任何企业发展都会遇到的客观事实。恰恰是因为这种客观事实,才导致绩效管理在传统企业中出现了“无法解决”的弊病,我把这种弊病称为“硬伤”。索尼就是在市场已经发生巨变时,依然延续传统发展模式,导致“硬伤”越来越严重,最终走向衰败。任何传统企业走到这个阶段时,都将面临类似的情况,最近一段时间转型企业对绩效管理质疑越来越多,甚至到了口诛笔伐地步,皆因于此。
所谓“无法解决”是因为绩效管理的“硬伤”与传统企业形态特征紧密相关,一直以来传统企业内部采取了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的价值创造方式,主要表现在企业中存在不同职能部门,这些职能部门必须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价值创造过程,绩效管理“硬伤”伴随着这种企业形态,与生俱来。要想彻底解决只有转变传统企业形态,消灭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,所谓传统企业“转型”其实也是一种“转形”。
企业转型导致影响因素逐渐成熟,传统绩效管理的“硬伤”将全面爆发。由“分工”引起的“硬伤”由于存在“分工”,导致绩效目标的分解天然具有不平衡性,因此不同职能单元完成目标的难度系数不同,此乃硬伤之一。在传统企业中,公司绩效指标从上至下层层分解,不同的职能单元承担不同的绩效目标,导致绩效目标在分解过程中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,职能单元完成指标的难易程度不同,而且天然具有不可比性,有的职能单元可以很轻松完成指标,甚至“躺着就能完成业绩”,而有的职能单元则很难实现,甚至“吐了血都完成不了”,只要企业形态具有“分工”的特征,所有职能单元都只能“认命”,这就是“硬伤”的特征,因此在绩效考核结果不理想时总会发生争执,通常会相互指责,最终矛头将指向绩效指标设计的合理性,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指标设计的确不合理,但却符合企业现实情况。
由于没有科学依据解释这种现象,决策者只能寻找各种理由缓解矛盾,以便维系职能单元之间的平衡关系,而执行者也会想尽各种办法降低绩效指标的难度,以便能够获得最有利的谈判砝码,绩效管理走到这一步时,“硬伤”已经比较明显,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达到了边界线,此时企业有没有绩效管理体系结果都将一样。为了治疗这一“硬伤”,传统企业可谓煞费苦心,研制出“强制分布”之类的方法,试图平衡不同职能单元的绩效成绩。
“强制分布”本质是把事实上的不平衡通过强制性手段实现平衡,并利用制度确定其合理性,从而解决争议。但这种手段也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,在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,能够起到一定缓解作用,随着企业内部职能分工越来越细,职能单元越来越多时,“强制分布”的说服力也会变得越来越苍白,最后发现绩效结果的公平性很难经得起质询,除非企业内部没有“分工”,否则这一“硬伤”始终存在。
由“协作”引起的“硬伤”“分工”是为了提高专业水平,有“分工”就会有“协作”,不同职能单元之间必须通过“协作”才能完成价值创造活动,然而只要存在“协作”关系,协同就会出问题,此乃硬伤之二。“协作”导致不同职能单元之间没有相互选择的余地,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在一起,缺少了哪一个职能单元都会影响到公司整体绩效。在“协作”过程中,任何一个职能单元“掉链子”,大家跟着一起都“遭殃”,迈克尔·波特也把这种现象称为“职能短板”。可惜市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,导致传统企业并非某个部门“掉链子”,而是总有部门“掉链子”,因此“职能短板”始终存在,谁也无法选择。这种“硬伤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一方面是职能单元之间专业水平不匹配,总有某个职能单元的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其他职能单元的专业要求,并且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;
另一方面是“协作”关系导致所有职能单元都无法单独体现自身价值,因而任何一个职能单元的绩效贡献都有可能被其他职能单元所掩盖,甚至是被剥夺。在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下,有多少职能单元愿意“舍己为人”?因此在传统企业中,各自为政、官僚作风、缺乏全局观反而属于一种正常现象,协同效率自然受到影响,这是由企业形态特征所决定。为了治疗这一“硬伤”,传统企业也是用尽心机,要么增加职能单元之间的相互评价,体现相互之间的绩效贡献;要么核算职能单元的转移成本或虚拟利润,明确各自的绩效边界,但这些方法都属于指标不治本,除非企业内部没有“协作”,否则这一“硬伤”始终存在。
如何治疗绩效管理“硬伤”?只要传统企业形态存在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的特征,最终都无法摆脱“硬伤”的痛苦,一旦市场变化频繁时,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这种价值创造方式导致企业运行系统日益僵化。新商业时代的到来,绩效管理的“硬伤”体现得更加明显,传统企业开始经受“硬伤”的“煎熬”,有的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设计有问题,有的管理者则认为执行过程有问题,各种质疑此起彼伏,其实无论是否严格按照绩效管理方法操作,结果都一样。企业需要跳出传统思维的禁锢,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个问题,这就是从改变企业形态角度探索解决之道。
通过转变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的企业形态特征,彻底解决传统绩效管理的“硬伤”,能够胜任这一历史使命的是一种系统化、集成化的价值创造方式,在西方管理学中称之为流程管理,在传统企业中最初是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出现,标志着传统企业开始转型。虽然一直以来传统企业都在不断改善业务流程,但未能实现流程管理,不但没有消灭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,反而被其压制,流程管理根本没有体现出来,所以才有了“上ERP找死,不上ERP等死”的说法,果真如此的话,岂不是等同于企业最终只有“死路一条”?
流程管理之所以一直未能取代传统管理方式,主要原因在于生存条件尚不成熟,一般采取流程管理的企业多处于市场变化频繁、竞争激烈、风险较大的行业。一旦条件成熟,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必然会转变为系统化、集成化的流程管理,这种新型价值创造方式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能力,与新商业时代的特征相匹配。绩效目标既然可以分解在不同的职能单元,自然也可以分解在不同的业务流程(项目)上,并沿着业务流程不断分解,最终由不同的团队承担,绩效管理方法论依然适用于流程管理或项目管理,最终将形成一种基于业务流程(项目)的新型绩效管理方式,我把这种绩效管理系统称为全流程绩效管理。由于流程管理开始取代传统价值创造方式,因此绩效管理“硬伤”也开始消弱。例如绩效目标分解到不同的项目上,虽然项目难易程度存在差异,但是不同项目可以实现差异化管理,通过差异化体现公平性,从而克服了第一个“硬伤”;项目管理最大特点就在于项目活动不可分割,强调系统性,具有天然的协同效果,从而克服了第二个“硬伤”。
传统企业通过流程再造虽然可以根治“硬伤”,但同时也改变了企业形态特征,这一点对转型企业而言至关重要。企业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,因此转型企业通常会存在两种绩效管理方式:一种是传统绩效管理,绩效目标由职能单元承载,而另一种则是全流程绩效管理,绩效目标由流程(项目)承载。有了全流程绩效管理,企业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,开始降低“硬伤”对企业的负面作用。
当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的价值创造方式完全由流程管理所取代时,传统绩效管理的“硬伤”则彻底消失,企业也将摆脱“传统”标签,进化到一个新的阶段。传统企业转型的过程,也是全流程绩效管理取代传统绩效管理的过程。